近日,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与省知识产权局联合印发《2025年知识产权协同保护重点工作安排》,聚焦司法与行政保护双向赋能,加速构建覆盖确权、维权、用权的全链条保护体系,为科技创新与民营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。
一、技术调查官跨域共享 破解专业壁垒
进一步协同完善全省知识产权保护技术调查官选任和保障机制,覆盖高端装备制造、新一代信息技术、新能源、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领域,入库专家动态调整,确保与保护需求精准匹配。2024年,技术调查官参与办案数量达到300余次,同比增长超10%,有力支撑司法行政案件审理。
二、下沉服务护航民企 筑牢创新屏障
启动“知识产权司法与行政保护进企业助发展”专项行动,面向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、独角兽企业提供“一企一策”服务,进一步激发企业创新的内生动力。依托沈阳、大连等地的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及兴城泳装快维中心,设立流动审判点和法官工作站,针对产业集群(如泳装、装备制造)开展“就地立案、就地审理”,降低企业诉讼成本。
三、数字化治理提速 纠纷化解提质增效
协调推进在线诉调对接机制建设工作,全省20家知识产权调解组织入驻人民法院调解平台。2024年,共办理纠纷调解案件789件,成功调解365件。建立支持跨链协同的知识产权“区块链+”平台,指导沈鼓集团等十余家重点企业依托区块链技术优势,有效破解知识产权纠纷取证和固证难题。
下一步,省知识产权局、省高级人民法院将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大保护工作格局,全面加强知识产权协同保护,持续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和创新环境,为打好打赢三年行动决胜之年决胜之战贡献知识产权力量。